【上饶日报】寻脉稻作文明 青春赋能乡村

近日,上饶幼专青禾向阳队师生满怀激情,踏入万年县裴梅镇,开启为期七天的“寻脉稻作文明,青春赋能乡村”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追溯稻作文明之源。
实践活动首站,队员们来到世界稻作文化公园。在“天下第一陶”博物馆,2万年前的陶罐复刻品与仙人洞遗址出土的1.2万年前栽培稻植硅石相互辉映,奠定了万年县作为“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”的地位。
在万年县博物馆,王馆长通过场景复原与互动问答,生动讲解了万年农耕文明的发展历程。王馆长对“两个天下第一”背后蕴含的农耕智慧与先民创新精神的阐释,激发了队员们知农爱农的情怀。
队员们怀着敬畏之心,踏访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。在讲解员引导下,队员们步入复原的半地穴式房屋,聆听远古传说,感受历史与现实的交融。
在荷桥村,队员们走进万年贡米生产车间,传统砻谷技艺与数控设备相结合,展现了稻作文化在传承中的创新。程道明老师作为“省级贡米非遗代表性传承人”,坚守着从祖辈手中接过的稻种与技艺。队员们在采访中了解到贡米背后的生态智慧与传承故事。
在葛茅坞村,队员们体验制作糍粑,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。午后,队员们在水田里插秧、收割稻谷,体验农耕的艰辛与丰收的喜悦。
七天的万年之行,队员们从博物馆到考古现场,从陶器稻谷到贡米传承,从糍粑制作到水田劳作,全方位、立体化地认知了稻作文化与农耕文明。此次寻根之旅,为上饶幼专学子心中埋下了知农爱农的种子,更为他们未来以青春智慧赋能乡村全面振兴,注入了源自文明根脉的力量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用户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