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学校新闻>详细内容

直面挑战谋转型 聚力攻坚促发展|我校召开2025年工作务虚会系列报道(二)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-02-16 15:50:28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21282e648d0b46f3b523413d5f262d52.png

2月11日,我校召开2025年工作务虚会。为进一步落实务虚会会议精神,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,我校微信公众号拟推出务虚会系列报道,充分运用好本次会议成果,促进工作“务实”开展。

第二期:走进各学院

学前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—祝翔

我们在工作中主要遇到以下的痛难点,比如党建方面,基层党组织活力不足,人员更换频繁,党员教育管理不够严格;教学方面,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,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,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不足;科研方面,科研创新能力不强,高水平科研成果较少;学生管理方面,管理机制不够灵活,资源配置效率不高,学生思想解放不足,意识形态模糊。今后,我们将坚持党建引领,提升战斗力,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深度融合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,打造“书记谈心会”平台,设立“党员先锋岗”,创新“党建+育人”模式,优化专业设置,强化实训建设,深化双向交流,坚持科研创新,坚持学生为本,提升学前教育学院师生向心力。

小学教育学院院长—黄心群

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,主要存在以下痛难点:课程设置不足以满足市场对师范类专业学生的需求,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,教师评价体系不完善,学生对职业目标和实习期待不明确。我们将开展分层次教学,引入更多实践性和创新性课程,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,包括多维度评价;加强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,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,开展“助师·成长”系列活动,完善教师评价体系;加强职业规划引导,邀请往届优秀校友分享经验,分层分批落实集中实习,成立实习任务小组。加强宣传引导,提升学生对基本功重要性的认识,完善学生学业水平监测体系,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。

艺术学院院长—盛丽芳

在艺术学院日常工作中,我们分析出以下痛难点:招生难、就业难,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脱节,学生实践能力不足,部分用人单位对专科类艺术学院认可度不高,招生难导致师生比例不均,师资结构调整困难,教学硬件设施设备不全。在下一步工作中,我们将实施招生就业双提升,争取订单式培养,积极与企业沟通,建立订单培养模式,调整人才培养模式,加强就业指导,建立就业指导中心,提供全面就业指导服务;优化队伍建设,根据专业学生数量和教学需求,对教师进行内部调整;出台政策:草拟选课方案,对课少教师多情况进行合理安排;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抓住职业教育发展机遇,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
乡村教育振兴学院党总支书记—倪连晶

在过去的一年中,乡村教育振兴学院在党建工作与专业发展融合中面临诸多挑战,如定向师范生生源缩减;教师资格证社会考生骤减,定向师范生实践能力需进一步提高;定向师范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。今后应加强党建引领与专业发展融合,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激发教师工作热情;立足学院自身优势,提升学生实践能力,继续落实“一学期一科目一考试一发证”制度;开展“师范+”“体育+”试点,强化师范生基本功培养,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竞争力;统筹推进乡村定向师范生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机制,持续追踪毕业生就业走向;对标教育部高职院校“双高计划”建设验收标准,扎实推进各项验收工作;提升定向师范生实践能力,积极备战国家级、省级技能竞赛,贯彻“以赛促学、以赛促教、以赛促研”要求;关注定向师范生心理健康,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,在大思政格局下,维护定向师范生心理健康多元的发展路径。

现代教育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—吴修原

我们学院工作的痛难点,主要有辅导员队伍稳定性不足,现有辅导员队伍难以适应学校转型发展下多专业差异的需求,辅导员对学生专业了解不足,影响指导效果。之后,我们将按专业建立稳定的辅导员队伍,改革辅导员工作机制,让辅导员回归学院和班级管理一线,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课外带领学生开展活动。同时,我院学生专业课程成绩考核模式单一,现有考核模式以卷面考核和少量平时分为主,无法全面反映学生能力。卷面考核内容偏重基本概念,忽视专业应用技能等。下一步工作我们将实现考核方式多元化,增加专业技能实操、社会适应能力、专业创新思维等综合考核。将课程分解成多个考核子项,学生结合专业要求和求职意向选择考核子项。专业负责人牵头科学论证考核模式,并加强对专业教师的业务指导。深化校企合作,改革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各专业根据自身特色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模式。

继续教育学院院长—陈卫萍

此次务虚会,让我们产生了很多思考,在招生方面虽然利用了多种渠道进行宣传,但招生仍是一大挑战,需要深入了解不同群体的需求;课程体系优化方面缺乏多元化、实用性强的课程,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压力,教学模式创新缺乏新意,与高校和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深度不足。所以,今后我们将精准定位目标群体,制定有针对性的宣传策略,提高招生宣传的有效性;加强与社区、企业等合作,拓宽招生渠道,吸引更多潜在学员;建立课程开发机制,紧跟社会需求变化,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结构;加强校内教师的培训,提升他们的继续教育教学能力;加强与其他高校和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,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和共享机制。

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—董伟

在我们学院的日常工作中,存在育人目标与思政引领的融合度不足,课程体系与基层教育需求的适配性不强,师资队伍与新时代要求的匹配度不高,评价机制与师范特质的契合度不够等痛点和难点。我们在新的一年要锚定根本任务,筑牢“师德铸魂”工程,将“教育家精神”融入思政课程,开设师德必修课,增设思政专题。深化课程思政“师范特色”,推动专业课教师挖掘思政元素,形成“一专业一思政品牌”;对接国家战略,打造“基层导向”育人模式,构建“思政+实践”育人链条,建立思政教育实践基地,创新“红色师范”育人载体,开发特色思政讲座,举办思政课大赛;强化师资协同,建设“双融双促”教师队伍,建强思政课“主力军”,实施结对计划,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;完善评价机制,树立“德能并重”导向,构建“三维师德评价体系”,落实德技分互换政策,增设学生“师德践行档案”,强化“发展性评价”激励作用,树立“德能并重”的育人导向。 

附属幼儿园园长—廖志成

附属幼儿园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着如下痛难点,师资队伍建设中教师教学经验不足,难以满足新时代优质幼儿园教育需求,幼儿园财务收支赤字,经费不足,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不足。今后我们将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,落实“第一议题”制度,增强教师政治素质和规矩意识。通过专家讲座和外送培训,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和处理突发情况能力。打造幼儿园品牌课程建设,强化体能教育、品德教育及传统文化教育。结合红色文化、传统文化、体育运动与现有课程,打造现代化幼儿园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